因为AMD将这批新品命名为锐龙AI 300系列,很显然它有着非常强的“针对性”。因为我们都已经知道,Intel的下一代笔记本电脑平台将被称为酷睿Ultra 200系列,所以AMD的这批新品明显是想要在“宣传数字”上压过竞争对手一头。
但是随着更进一步相关信息的曝光,在这一产品名的背后,很可能还存在更多值得深挖的内容。
临发布前才改名,AMD的新品这次有蹊跷
为什么会说AMD这次的新品是仓促改名?因为就在COMPUTEX展会的现场有媒体拍到的AMD展出样机上,实际使用了与最终发布不太一样的型号。
可以看到,根据相关照片显示,AMD的新款笔记本电脑APU原本应该是被命名为“锐龙AI 100”系列,因为现场展出的早期平台和对应驱动里标注的就是这个名字。
所以这也让我们有理由推测,现在的产品名甚至有可能是临到发布前最后一刻才决定更改,以至于配套的样品甚至还没来得及换成新的(以及更换为新的驱动程序)。
目前已知的AMD锐龙AI 300系两款产品,请注意它们的核心数量
但是如果看得再仔细一点就会发现,AMD这次的“临阵改名”重点很可能还并不在于给新品增加宣传噱头。掩饰其在GPU规格上的尴尬,可能才是他们要给产品更名的重要原因。
核显名称变更背后,“定位暗示”的变更是重点
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?因为根据AMD方面公布的相关信息显示,此次AMD锐龙AI处理器的核显至少有两种规格,分别采用了16CU(1024SP)和12CU(768SP)核心配置。
很显然,根据一贯的认知大家普遍就会认为,16CU的核显是AMD这代产品的“完整配置”,而12CU、核心数量少了25%的版本,则会是定位低一些的“阉割版本”。
这一点从AMD“原本”的产品命名体系里,其实也可以找到印证。因为根据现场拍摄的展示机可以看到,原本他们给新款CPU里“完整规格”16CU的核显命名为Radeon 880M,而“低配”12CU版本最初的名称则是Radeon 870M。
在AMD过去的APU产品线里,从未出现过十位数是“9”的核显命名
熟悉PC市场“潜规则”的朋友想必就会发现,对于现代GPU的命名来说,“880M”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完整的、旗舰定位的产品,而“870M”则一眼就能看出其“次旗舰”的身份。
但是现在的情况呢?在改名之后,16CU版本的核显现在被改为Radeon 890M,而12CU版本则“递补”变成了Radeon 880M。别看只改了一个数字,但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,因为这样一来,传达出的“暗示”就变成了12CU等于“完整版”,而16CU则成为了特挑的“超旗舰”。
一个数字的变动,背后或是架构设计的无奈
很显然,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,AMD这次新品的“重命名”操作是有那么一点狡猾的。但有没有一种可能,AMD给产品改名、尤其是掩饰其新架构里12CU型GPU“不完整”的用意,并不仅仅是出于营销需求呢?
这确实有可能,因为如果对比过往的锐龙移动端产品就会发现,此前AMD笔记本电脑APU“旗舰”和“次旗舰”之间通常都只有很小的频率差异,绝不会有CPU、GPU核心数量上的区别。这种现象几乎是从APU这个概念诞生就一直持续,在之前的锐龙8000系上也不例外。
但到了这次的“锐龙AI 300”系列上,情况便完全不同了。因为从目前已知的信息来看,定位顶尖的最新APU是12核CPU+16核GPU的配置,次旗舰则缩减到了10核CPU+12核GPU,硬件差异明显大了不少。
这就不免会让我们怀疑,当旗舰与次旗舰产品之间出现如此显著的硬件规格差异时,是否意味着是良品率遇到了比过去更大的困难?或者说在新款处理器内部,由于一些其他计算单元占用了更多的功耗和发热,所以厂商不得不在“非顶级旗舰”上对CPU和GPU规格进行一定的让步?
X86 CPU被高算力NPU“拖累”,ARM的机会来了?
从我们三易生活目前所了解的信息来看,后一种可能性并不小。因为目前不光是AMD,Intel在最新款笔记本电脑平台LunarLake上,也很明显缩减了CPU的核心数量规模,同时也没有将GPU的流处理器规格进行大幅增加。取而代之的则是无论AMD还是Intel,他们的最新一代笔记本电脑处理器都将NPU的核心数量增加了至少200%,并且还进一步拉高了频率。
是的,大家都知道,就在五月底微软方面刚刚发布了Windows AI PC的系统需求,其中对于内置NPU提出了算力不低于40TOPs的硬性要求。但无论AMD还是Intel的上一代(或者说在售的这一代)笔记本电脑平台,它们的内置NPU性能都没能达到这个要求甚至一半的水平。
正因如此,这些X86架构处理器厂商现在不得不将更多的硅片面积、更多的功耗,分配给他们下一代的移动平台NPU,并大概率因此被迫缩减了CPU、GPU等部件的预期规格。
从Intel的内部资料来看,LNL-MX平台并不能完全取代现有的MTL-P。而这便是“大NPU”的后果
不只是AMD的下一代移动APU,从我们三易生活目前获取、尚未大规模公开的资料来看,Intel同样也“受累”于这种情况。比如他们的LunarLake平台将不会有28W的版本,以至于现在大受欢迎的“轻薄性能本”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可能都得要继续使用不符合微软“AI PC”定义的酷睿Ultra 100系列CPU。直到Intel赶制出基于桌面版ARL(ArrowLake、箭湖)架构的新款45W标压笔记本电脑平台为止,情况才可能会有所改善。
当然,从这个角度来看。在6月中旬即将上市、拥有45TOPs NPU算力,且SoC功耗可以控制在30W甚至20W以下的高通骁龙X系列平台,很有可能会凭借着更高的能效比、特别是不“牺牲”CPU和GPU规格的整体设计,在目前这批“真正初代AI PC处理器”里取得综合体验上的优势。
而这当然与高通在过去的几年里,比X86竞争对手更专心于NPU的研发有着不小的关系。但这种优势最终是否能够转变为消费者对于Windows on ARM生态的信心,就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了。
相关教程
2023-12-14
2024-08-12
2024-11-04
2024-09-09
2024-05-28
2023-12-15
2024-10-13
2024-08-12
2024-04-22
2024-10-28
2024-11-18
2024-11-17
2024-11-17
2024-11-17
2024-11-16
2024-11-16
copyright © 2012-2024 纯净基地 m.czlaby.com 版权声明